江熙脚步踉跄的往前迈了一步,然后就眼前一黑,栽倒在地。
她刚倒下,就有人带着几个宦官进来,见江熙倒下去,连忙跑过去,叫宦官把江熙搀扶起来往外走。
此人正是余青霭。
他方才跟众臣都出去了,还以为已经乘车回府,没想到他是叫人来扶着些江熙。
一行人跟着余青霭上了马车,直奔城东的郡主府。
府邸已经叫人打扫过了,基础些的家具摆件也基本俱全,宫里已经派来了一批伺候的人,又从外面采买了不少洒扫的仆役。
余青霭十分好心肠的把江熙送到家,叫府里管事的人出来,把他们主子扶进去。
恰好李彰派来的太医也过来了,余青霭见没什么事,就赶着先回六王府去了。
郡主府这边,前脚才把江熙抬进去,后脚就来了一堆虚溜拍马献殷勤的大小官员,要求见江熙。
有个掌事管家模样的人,大概是这些人里资历最老的,自告奋勇来当管家一职,然后通通把那些墙头草拒之门外,把宫里来的赏赐从侧门悄悄运了进来。
他行事倒真有几分管家样子,一面张罗着府卫把门,一面叫小厮把门庭都彻底清扫一遍,还时不时地往正屋内跑一趟,看看江熙的情况。
屋内,有三位老太医共同为江熙治伤。
或许是江熙实在伤的太重,几位太医一面商量着用药,一面唉声叹气。
“郡主受的伤太重,小腿处的骨头本就移了位,一直没好好医治,今日又勉强站了许久,更加严重了。”
“还有上身,外伤且先不提,郡主内脏受损严重,需得卧床静养至少三月。”
“最严重的是肩头琵琶骨,这铁环可怎么取出才好?”
三位太医商量来商量去,最后也不知是采用的何种方法。
屋外守着的婢子只听得屋内来往不断地脚步声,不停有人端着热水盆进出。
直到铜盆里的水从鲜红的血水逐渐变成清水,太阳从东方绕了半圈落到西边山脚,才有两位太医从里面出来。
江熙的外伤基本都处理好了,以后只要勤换药,就不会有太大危险。
至于内伤,只能用药慢慢调养,且多半会成为暗伤,无法恢复如初。今生还能不能下地行走,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。
那两位太医回宫复命去了,留了一位暂住郡主府,时刻盯着江熙的情况。
……
盛京城的南边,有一汪不小的湖水。
相传,此湖乃前朝人工开凿而成,与护城河相连通,湖水清澈浩淼,名为一色池。
若在夏日,岸边草木茂盛,杨柳依依,水面上莲花盛开,蜻蜓飞舞,小鱼游动,姑娘们泛舟湖上,采摘莲蓬,十分惬意。
但在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,这里就人迹罕至。毕竟湖水寒冷,叶无绿芽,实在没什么好赏玩的,万一一个不慎掉进了冰窟窿,还会把命搭进去。
此时正是深夜,万物寂静。
今夜的月亮十分明亮,照的街道如同白昼,根本不用提灯笼,也能走夜路。"